亞歷山大·布雷洛夫斯基

Brailowsky於1965年

亞歷山大·布雷洛夫斯基(1896年2月16日至1976年4月25日)是俄羅斯出生的法國人鋼琴家誰專門從事Frédéric肖邦。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他是一位領先的音樂會鋼琴家。

早期生活

Brailowsky出生於基輔,然後一部分俄羅斯帝國,對於一個猶太家庭,小時候,他與父親,專業鋼琴家一起學習鋼琴。當他八歲的時候,他和弗拉基米爾·普加爾斯基(Vladimir Puchalsky)一起在基輔學習Theodor Leschetizky。18歲那年,他參加了基輔音樂學院,並於1911年獲得金牌。Ferruccio Busoni在蘇黎世,最後與弗朗西斯·普蘭特在巴黎。他於1926年成為法國公民。

職業

Brailowsky於1919年在巴黎首次亮相。

Brailowsky編程了所有160枚鋼琴作品Frédéric肖邦參加一系列六場音樂會。1924年,他在肖邦(Chopin)的完整週期(歷史上的第一部作品)中進行了獨奏會,該作品是使用作曲家自己的鋼琴進行的一部分演奏會。然後,他繼續在巴黎,布魯塞爾,蘇黎世,墨西哥城,布宜諾斯艾利斯和蒙得維的亞介紹肖邦音樂的另外三十個週期。隨後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世界巡迴演唱會。[1]Brailowsky的美國首次亮相是風風大廳1924年在紐約市。

他於1936年參觀了美國。在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的一系列十九場獨奏會上,他從未重複過一項作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為USO。1960年,他再次在巴黎和布魯塞爾(Brussels)扮演肖邦週期,以紀念肖邦出生150週年。

在1925年至1930年之間,他至少錄製了二十三部作品ampico複製鋼琴,保留了他最早的記錄遺產。

Brailowsky的第一張錄音是在1928年至1934年在柏林製作的,並以78 rpm的光盤發行。1938年,他在倫敦為HMV錄製。後來為RCA Victor生產了光盤,並在1960年代為CBS生產。除了他對肖邦的巨大輸出,他的曲目還包括Rachmaninoff聖塞恩斯李斯特Debussy和別的。

死亡

Brailowsky因帶來的並發症而在紐約市去世,享年80歲肺炎他的妻子費利西亞·布雷洛夫斯基(Felicia Brailowsky)倖存下來。他和他的妻子被埋葬在猶大山公墓里奇伍德,皇后。[2][3][4]

技術

Brailowsky說,用來播放肖邦音樂的技術應該“流利,流暢,精緻,通風且能夠具有多種顏色”。

選定的記錄

  • 肖邦:十四個華爾茲(哥倫比亞MS-6228)
  • 肖邦:完整的Mazurkas卷。 1(哥倫比亞)
  • 肖邦:完整的Mazurkas卷。 2(哥倫比亞)
  • 肖邦演奏會(哥倫比亞MS-6569)
  • 肖邦夜曲卷。 1
  • 肖邦夜曲卷。 2
  • 肖邦·波羅納斯(哥倫比亞)
  • 肖邦:24個前奏(哥倫比亞MS-6119)
  • 肖邦:E小調的第一協奏曲。OP。11
  • 肖邦:完整的效果(RCA)
  • 李斯特1號肖邦協奏曲:Todtentanz(哥倫比亞)
  • Brailowsky扮演李斯特(RCA LM1772)
  • 李斯特:15個匈牙利狂想曲
  • Rachmaninoff鋼琴協奏曲2號(RCA)
  • 舒曼:Etudes交響樂(RCA)
  • 肖邦:奏鳴曲,B小調。58(HMV DB 3701)
  • 肖邦:華爾茲(第1卷) *op。18 *op。34,第1、2和3 *op。42 *op。64,第1、2和3號(Victor Red Seal Records M863)

參考

  1. ^讓·皮埃爾·蒂羅萊特(Jean-Pierre Thiollet)88音符倒鋼琴獨奏,“ Solo Nec Plus Ultra”,Neva Editions,2015年,第52頁。ISBN978 2 3505 5192 0。
  2. ^Felicia Brailowsky(猶大山公墓)
  3. ^亞歷山大·布雷洛夫斯基(Alexander Brailowsky)(猶太家譜)
  4. ^猶大公墓(Chmelnicker Society)

外部鏈接

*所有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