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 贏家 | 標題 | 提名人 | 參考。 |
---|
1962 | 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導體),哥倫比亞交響曲 | 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60歲:Le Sacre du Primtemps;彼得魯什卡 | | [1] |
---|
1963 | 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 | 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 | | [2] |
---|
1964 | 本傑明·布里頓(Benjamin Britten)(導體),倫敦交響樂團 | 布里頓:戰爭安魂曲 | | [3] |
---|
1965 | 倫納德·伯恩斯坦(導體),紐約愛樂樂團 | 伯恩斯坦:第三交響曲(kaddish) | | [4] |
---|
1966 | 托馬斯·弗羅斯特(Thomas Frost)(製片人),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 | 霍洛維茨在卡內基音樂廳,歷史悠久的回報 | | [5] |
---|
1967 | 霍華德·斯科特(製片人),莫頓·古爾德(Morton Gould)(導體),芝加哥交響樂 | 艾夫斯:D小調中的第一交響曲 | | [6] |
---|
1968 | 約翰·麥克盧爾(John McClure)(製片人),倫納德·伯恩斯坦(導體),倫敦交響樂與獨奏者和合唱團 | 馬勒:E-Flat Major的8號交響曲(一千的交響曲) | | [7] |
---|
托馬斯·S·謝潑德(Thomas Z. Shepard)(製片人),皮埃爾·布萊茲(Pierre Boulez)(指揮),doench,伊莎貝爾·施特勞斯(Isabel Strauss),沃爾特·貝里(Walter Berry),弗里茨·烏爾,巴黎國家歌劇樂團和合唱團 | 伯格:Wozzeck |
1969 | 沒有獎勵 |
---|
1970 | 雷切爾·埃爾金德(Rachel Elkind)(製片人),溫迪·卡洛斯(Wendy Carlos) | 開關的巴赫 | | [8] |
---|
1971 | 埃里克·史密斯(Erik Smith)(製片人),科林·戴維斯(導體),皇家歌劇院樂團和合唱團 | 伯利奧斯:萊斯·特羅揚斯(Les Troyens) | | [9] |
---|
1972 | 托馬斯·弗羅斯特(Thomas Frost),理查德·基洛(Richard Killough)(製片人),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 | 霍洛維茨戲劇Rachmaninoff | | [10] |
---|
1973 | 大衛·哈維(製片人),Georg Solti(作曲家),芝加哥交響樂,維也納男孩合唱團,維也納Singervin合唱團 | 馬勒:E-Flat Major的8號交響曲(一千的交響曲) | | [11] |
---|
1974 | 托馬斯·S·謝潑德(Thomas Z. Shepard)(製片人),皮埃爾·布萊茲(Pierre Boulez)(作曲家),紐約愛樂樂團 | 巴爾托克:樂團協奏曲 | | [12] |
---|
1975 | 大衛·哈維(製片人),Georg Solti(作曲家),芝加哥交響樂 | 伯利奧斯:交響樂 | | [13] |
---|
1976 | 雷蒙德·敏姆(Raymond Minshull)(製片人),Georg Solti(作曲家),芝加哥交響樂 | 貝多芬:交響曲(9)完成 | | [14] |
---|
1977 | Max Wilcox(製片人),丹尼爾·巴倫伯姆(Daniel Barenboim)(作曲家),倫敦愛樂樂團 | 貝多芬:五個鋼琴協奏曲 | | [15] |
---|
1978 | 托馬斯·弗羅斯特(Thomas Frost)(製片人),倫納德·伯恩斯坦(作曲家),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Dietrich Fischer-Dieskau,艾薩克·斯特恩,Mstislav Rostropovich,Yehudi Menuhin,林登·伍德賽德 | 世紀音樂會 | | [16] |
---|
1979 | 克里斯托弗·畢曉普(製片人),Carlo Maria Giulini(作曲家),芝加哥交響樂 | 勃拉姆斯:D Major的小提琴協奏曲 | | [17] |
---|
1980 | 詹姆斯·馬林森(製片人),Georg Solti(作曲家),芝加哥交響樂團 | 勃拉姆斯:交響曲(完成) | | [18] |
---|
1981 | Gunther Breest,Michael Horwath(製片人),皮埃爾·布萊茲(Pierre Boulez)(作曲家),巴黎樂團 | 伯格:露露 | | [19] |
---|
1982 | 詹姆斯·馬林森(製片人),Georg Solti(作曲家),芝加哥交響樂團和合唱團 | 馬勒:C小調的第二交響曲 | | [20] |
---|
1983 | 塞繆爾·H·卡特(製片人),格倫·古爾德(Glenn Gould) | 巴赫:戈德堡的變化 | | [21] |
---|
1984 | 詹姆斯·馬林森(製片人),Georg Solti(導體),芝加哥交響樂 | 馬勒:D專業的第9交響曲 | | [22] |
---|
1985 | 約翰·施特勞斯(製片人),內維爾·馬林納(Neville Marriner)(導體),聖馬丁學院,Ambrosian歌劇合唱,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合唱團 | Amadeus(配樂) | | [23] |
---|
1986 | 羅伯特·伍茲(製片人),羅伯特·肖(導體),亞特蘭大交響樂團和合唱 | 伯利奧斯:安魂曲 | | [24] |
---|
1987 | 托馬斯·弗羅斯特(Thomas Frost)(製片人),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 | 霍洛維茨:紐約'85的工作室唱片 | | [25] |
---|
1988 | 托馬斯·弗羅斯特(Thomas Frost)(製片人),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 | 莫斯科的霍洛維茨 | | [26] |
---|
1989 | 羅伯特·伍茲(製片人),羅伯特·肖(導體),亞特蘭大交響樂團和合唱 | 威爾第:安魂曲和歌劇合唱 | | [27] |
---|
1990 | 沃爾夫·埃里希森(製片人),艾默生字符串四重奏 | 巴爾托克:6個字符串四重奏 | | [28] |
---|
1991 | 漢斯·韋伯(製片人),倫納德·伯恩斯坦(導體),紐約愛樂樂團 | 艾夫斯:第二交響曲;鉤子和梯子上的鑼;中央公園在黑暗中;未解決的問題 | | [29] |
---|
1992 | 漢斯·韋伯(製片人),倫納德·伯恩斯坦(導體),庫爾特·奧爾曼,六月安德森,尼古拉·蓋達(Nicolai Gedda),阿道夫·格林(Adolph Green),傑里·哈德利,德拉·瓊斯(Della Jones),克里斯塔·路德維希(Christa Ludwig),倫敦交響樂團 | 伯恩斯坦:坎迪德 | | [30] |
---|
1993 | 霍斯特·迪特伯納(製片人),倫納德·伯恩斯坦(導體),柏林愛樂樂團 | 馬勒:第9交響曲 | | [31] |
---|
1994 | Karl-August Naegler(製片人),皮埃爾·布萊茲(Pierre Boulez)(導體),芝加哥交響樂團,約翰·阿勒,約翰·湯姆林森 | 巴爾托克:木製王子和Cantata Profana | | [32] |
---|
1995 | Karl-August Naegler(製片人),皮埃爾·布萊茲(Pierre Boulez)(導體),芝加哥交響樂團 | 巴爾托克:樂團協奏曲;四個管弦樂隊。 12 | | [33] |
---|
1996 | Karl-August Naegler(製片人),皮埃爾·布萊茲(Pierre Boulez)(導體),克利夫蘭樂團和合唱 | Debussy:La Mer;夜曲; jeux等 | | [34] |
---|
1997 | 喬安娜·尼克倫茲(製片人),倫納德·斯拉特金(Leonard Slatkin)(指揮),米歇爾·德·楊(Michelle de Young),華盛頓演說家男性合唱團,國家交響樂團 | 科里格利亞諾:憤怒和紀念 | | [35] |
---|
1998 | 史蒂文·愛潑斯坦(製片人),大衛·辛曼(David Zinman)(導體),溜溜球,費城樂團 | 首映 - 大提琴協奏曲(作品Danielpour,基爾奇納,喚醒) | | [36] |
---|
1999 | 詹姆斯·馬林森(製片人),羅伯特·肖(導體),亞特蘭大交響樂團&合唱團 | 理髮師:Kierkegaard的祈禱/沃恩·威廉姆斯:Dona Nobis Pacem/巴爾托克:Cantata Profana | | [37] |
---|
2000 | Andreas Neubronner(製片人),邁克爾·蒂爾森·托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導體),拉加齊男孩合唱團,舊金山女孩合唱,舊金山交響樂和合唱 | 斯特拉文斯基:火鳥;春天的儀式;perséphone | | [38] |
---|
2001 | da-hong seetoo,馬克斯·威爾科克斯(製片人),艾默生字符串四重奏 | Shostakovich:字符串四重奏 | | [39] |
---|
2002 | 詹姆斯·馬林森(製片人),西蒙·羅德斯(工程師),科林·戴維斯(導體),米歇爾·迪恩(Michelle Deyoung),本·赫普納,佩特拉·朗(Petra Lang),彼得·瑪蒂(Peter Mattei),斯蒂芬·米林(Stephen Milling),Sara Mingardo,肯尼斯·塔弗(Kenneth Tarver),倫敦交響樂團 | 伯利奧斯:萊斯·特羅揚斯(Les Troyens) | | [40] |
---|
2003 | 托馬斯·摩爾(製片人),邁克爾·J·畢曉普(工程師),羅伯特·斯帕諾(Robert Spano)(導體),諾曼·麥肯齊,克里斯汀·戈克(Christine Goerke),布雷特·波拉加托(Brett Polegato),亞特蘭大交響樂團和合唱 | 沃恩·威廉姆斯:海交響曲(第一交響曲) | | [41] |
---|
2004 | Andreas Neubronner(製片人),邁克爾·蒂爾森·托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導體),米歇爾·迪恩(Michelle Deyoung),舊金山交響樂 | 馬勒:第三交響曲;Kindertotenlieder | | [42] |
---|
2005 | 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勞倫斯·洛克(Lawrence Rock),理查德·埃爾金德(Richard Elkind)(製片人),洛林·馬澤爾(Lorin Maazel)(指揮),布魯克林青年合唱團,紐約合唱藝術家,紐約愛樂樂團 | 亞當斯:關於靈魂的移民 | | [43] |
---|
2006 | 蒂姆·漢德利(製片人),倫納德·斯拉特金(Leonard Slatkin)(導體),傑里·黑石,William Hammer,Jason Harris,Christopher Kiver,Carole Ott,Mary Alice Stollak(合唱團導演),克里斯汀·布魯爾(Christine Brewer),瓊·莫里斯密歇根大學音樂交響樂團 | Bolcom:純真和經驗之歌 | | [44] |
---|
2007 | Andreas Neubronner(製片人),邁克爾·蒂爾森·托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導體),舊金山交響樂 | 馬勒:第7交響曲 | | [45] |
---|
2008 | 蒂姆·漢德利(製片人),倫納德·斯拉特金(Leonard Slatkin)(導體),納什維爾交響樂 | 塔:美國製造 | | [46] |
---|
2009 | 弗雷德·沃格勒(製片人),詹姆斯·康隆(導體),安東尼·迪恩·格里菲(Anthony Dean Griffey),Patti Lupone,奧德拉·麥當勞,各種藝術家,洛杉磯歌劇樂團和合唱團 | 威爾:馬哈貢市的崛起 | | [47] |
---|
2010 | Andreas Neubronner(製片人),Peter Laenger,Andreas Neubronner,(工程師),邁克爾·蒂爾森·托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指揮),Ragnar Bohlin,Kevin Fox,Susan McMane(合唱團導演),各種藝術家,舊金山交響樂和合唱 | 馬勒:8號交響曲;第10交響曲的Adagio | | [48] |
---|
2011 | 克里斯托弗·奧爾德(Christopher Alder)(製片人),湯姆·拉扎魯斯(Tom Lazarus),Chritopher Willis,Silas Brown(工程師),里卡多·穆蒂(Riccardo Muti)(導體),Duain Wolfe(合唱大師),芝加哥交響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合唱團, 多位藝術家 | 威爾第:安魂曲 | | [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