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紀念碑和遺址理事會
![]() | |
建立 | 1965 |
---|---|
類型 | 專業機構 |
地點 | |
服務 | 保護和保護世界各地的文化遺產 |
關鍵人物 | 特蕾莎·帕特里奧(Teresa Patricio)(總裁); Jurn Buisman(秘書長); Cyrill Von Planta(司庫) |
網站 | www.icomos.org |
國際紀念碑和遺址委員會( ICOMOS ;法語: Conseil International Des Morments et des sites )是一個專業協會,為保護和保護世界各地的文化遺產局部工作。 ICOMOS現在總部位於法國的Charenton-le-Pont ,於1965年在華沙成立於1964年的《威尼斯憲章》 ,並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供了世界遺產的建議。
ICOMOS背後的想法可以追溯到雅典在1931年由國際博物館辦公室組織的雅典會議。 1931年《雅典憲章》介紹了國際遺產的概念。 1964年,威尼斯會議的第二屆建築師和歷史建築專家大會通過了13條決議。第一次創建了國際憲章,以保護和恢復古蹟和遺址,更名為威尼斯憲章;第二個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創建了ICOMOS來執行此憲章。
ICOMOS目前在153個國家,110個國家委員會和28個國際科學委員會中擁有超過10,100名個人成員。除了極少數例外,每個成員必須在保護領域都有資格,以及一個實踐的景觀建築師,建築師,考古學家,人類學家,城鎮規劃師,工程師,遺產管理員,歷史學家,藝術史學家,古生物學家或檔案館學家。
ICOMOS是Blue Shield的合作夥伴和創始成員,該成員旨在保護受到戰爭和自然災害威脅的世界文化遺產。
ICOMOS結構
ICOMOS由其國家委員會(NCS)組成,個人和機構申請會員資格。除國家委員會外,ICOMOS還擁有一系列國際科學委員會(ISC),其中在遺產保護交流觀點和辯論的背景下,在某些活動領域的專家。
該組織由總統,五名副主席,秘書長和一名財務主管,全部由組織的大會直接選舉。 12名成員也由大會選舉成執行委員會,另外五名成員被選為執行委員會,以代表世界上不屬於執行委員會的世界或專業知識領域。執行委員會的前任成員是諮詢委員會主席,也是ICOMOS的先前總統,他們以諮詢的身份參加。執行委員會是ICOMOS的執行機構。
諮詢委員會由國家委員會的主席,國際科學委員會的主席和ICOMOS主席擔任,擔任前任成員。諮詢委員會的任務是向大會和執行委員會提出建議和建議,涉及政策和計劃優先事項。
國家委員會
國家委員會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中創建的子公司組織。他們將個人和機構成員匯集在一起,並為他們提供討論和信息交換的框架。每個國家委員會都採用自己的程序規則,並根據ICOMOS的目標和目標詳細闡述自己的計劃。 2021年,ICOMOS有107個國家委員會。 ICOMOS網站包含定期更新的列表。
國際科學委員會
國際科學委員會(ISC)是專注於遺產保護專業領域的實體,由從這些專業領域提取的組織成員組成。該組織的科學計劃由由ISC的主席組成的“科學委員會”協調。如今,ICOMOS擁有28個ISC。定期更新的列表可在ICOMOS網站上找到。
工作組
ICOMOS對涉及文化遺產的當前問題進行了反思和良好實踐的反思過程。為此,它建立了由ICOMOS成員組成的工作組:建築師,考古學家,教授和研究人員,策展人和科學家。這些群體的目的可以是製定憲章,具體活動的實施(工作會議,講習班)。目前有6個工作組, 其中可以在ICOMOS網站上找到,其中專家反思了與遺產保護有關的各種主題:土著遺產,可持續發展,敘利亞/伊拉克,氣候變化和新興專業人員。
ICOMOS國際秘書處
文檔中心
它位於巴黎的ICOMOS總部,收集,分析和傳播有關所有遺產保護方法的信息,特別是通過其書目數據庫(有關世界建築遺產的14,000個參考文獻)和一張包含8,000張照片的大型照片。無論他們是否是ICOMOS的成員,它都可以向研究人員諮詢。
出版品
ICOMOS International的常規出版物是:成員的新聞通訊ICOMOS News,提供了有關協會活動的最新信息(季刊,法語,英語和西班牙語); ICOMOS Scientific Journal每年發表兩次,是一本主題期刊。
法國ICOMOS的常規出版物是:法國的Le Bulletin d'Icroment d'Icomos ; Les cahiers de la sectionfrançaisedel'icomos ; Les Dossiers技術; LesMémentos技術; Les Bualtins (dossiers des Colloques); LesEnquêtesde la SectionFrançaise 。
ICOMOS憲章和教義文本
在雅典和威尼斯憲章的傳統中,IComos在成立以來的幾年中,開發並採用了許多其他憲章和教義文本,為他們的工作中的遺產保護專業人員提供了指導。大多數此類文件是由組織的國際委員會創建的,此後三年中大會通過。文本每個都介紹了遺產保護專業中專業實踐的特定領域。在2011年11月在巴黎舉行的第17屆ICOMOS大會之後,憲章清單如下:
- 國際紀念與遺址保護和恢復國際憲章(威尼斯憲章),1964年
- 歷史花園(佛羅倫薩憲章),1981年
- 憲章保存歷史城鎮和城市地區(華盛頓憲章),1987年
- 1990年的保護和管理憲章
- 關於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和管理的憲章,1996年
- 國際文化旅遊憲章 - 1999年在遺產意義的地方管理旅遊業
- 保存木材結構的原則,1999年
- 1999年建造的白話遺產的憲章
- ICOMOS章程 - 分析,保護和結構修復建築遺產的原則,2003年
- ICOMOS保存和保護壁畫的原則,2003年
- ICOMOS憲章關於文化路線,2008年
- ICOMOS憲章,用於解釋和呈現文化遺產(也稱為“ Ename Charter”),2008年
- 聯合ICOMOS - 保護工業遺產,結構,區域和風景的TICCIH原則,2011年
- 瓦萊塔(Valletta)保護和管理歷史城市,城鎮和城市地區的原則,2011年(取代華盛頓憲章)
- 關於農村景觀作為遺產的ICOMOS-IFLA原則,2017年
- 歷史悠久的城市公園文件,2017年
- Salalah公共考古遺址管理指南,2017年
- 保護木製建築遺產的原則,2017年
除上述內容外,還有其他十七條教義文本,決議和聲明列表,包括關於真實性的NARA文件。 1994年11月,在NARA真實性會議上,Icomos發表了《奈良真實性》的文檔,該文件涉及對涉及文化遺產遺址的保護工作中對文化多樣性和文化遺產的更廣泛理解的需求。
ICOMOS的許多國家委員會都採用了自己的憲章,為國家一級的遺產保護做法設定了標準。
ICOMOS和世界遺產公約
1972年,ICOMOS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公約命名為世界遺產委員會的三個正式諮詢機構之一,以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國際保護與恢復研究中心文化財產(iccrom)。作為文化遺產各個方面委員會的專業和科學顧問,ICOMOS負責評估世界遺產委員會制定的標準,對世界遺產清單的所有文化財產提名。除了“傑出普遍價值”的基本標準外,ICOMOS還評估了世界遺產公約中指定的與真實性,管理和保護相關的方面的提名。
對提名的評估涉及該組織成員資格及其國家和科學委員會所代表的廣泛專業知識之間的諮詢。還發送了會員執行專家任務,以對提名物業進行現場評估。這項廣泛的諮詢導致準備在年度會議上提交給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詳細建議。
ICOMOS還通過其國際秘書處及其國家和科學委員會參與了有關世界遺產清單上刻有財產保護狀況的報告。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提供建議,要求從各州獲得的技術援助請求(即已批准)《世界遺產公約》。 ICOMOS在其巴黎總部的文件中心保留了完整的提名和報告。
皮耶羅·加佐拉獎
Gazzola獎成立於1979年,目的是為了紀念Piero Gazzola,這是歷史古蹟和遺址的保護和恢復的最偉大的捍衛者之一,也是ICOMOS的創始人。該獎項每三年在ICOMOS的大會上頒發給個人或一群共同努力並為ICOMOS的目標和目標做出貢獻的人。受益人必須是ICOMOS的成員,並由ICOMOS委員會選出的選拔委員會本身選擇。該獎項是紀念獎章和文憑。
獲獎者名單
- 1981年 - 讓·特魯維洛特(Jean Trouvelot)
- 1984年 - Stanislaw Lorentz
- 1987年 - Masuru Sekino
- 1990年 - 格特魯德·特里普(Gertrud Tripp)
- 1993年 - 伯納德·費爾登(Bernard Feilden)
- 1996年 - 歐內斯特·艾倫·康納利(Ernest Allan Connally)
- 1999年 - 羅蘭·席爾瓦(Roland Silva)
- 2002 - Cevat Erder
- 2005年 - 安·韋伯斯特·史密斯(Ann Webster Smith)
- 2008年 - 卡門·阿尼昂·費利(CarmenAñónFeliu)
- 2011年 - Nobuo Ito
- 2014年 - 亨利·克萊爾(Henry Cleere)
- 2017年 - Saleh Lamei Mostafa
- 2020年 - Amund sinding-larsen
ICOMOS大會,總統和秘書名單
nr。 | 時間 | 大會 | 學期 | 總統 | 秘書長 | |||
---|---|---|---|---|---|---|---|---|
21. | 2023 | 雪梨 | 2023–2026 | 特雷莎·帕特里奧(Teresa Patricio) | 比利時 | 喬恩·布斯曼(Jurn Buisman) | 荷蘭 | |
20. | 2020 | 在線(由於COVID-19大流行) | 2020–2023 | 特雷莎·帕特里奧(Teresa Patricio) | 比利時 | 馬里奧·桑塔納(Mario Santana) | 加拿大 | |
19. | 2017 | 德里 | 印度 | 2017–2020 | toshiyuki kono | 日本 | 彼得·菲利普斯 | 澳大利亞 |
18. | 2014 | 佛羅倫斯 | 義大利 | 2014–2017 | 古斯塔沃·阿勞茲(Gustavo Araoz) | 美國 | Kirsti Kovanen | 芬蘭 |
17. | 2011 | 巴黎 | 法國 | 2011–2014 | 古斯塔沃·阿勞茲(Gustavo Araoz) | 美國 | Kirsti Kovanen | 芬蘭 |
16. | 2008 | 魁北克 | 加拿大 | 2008–2011 | 古斯塔沃·阿勞茲(Gustavo Araoz) | 美國 | Bénédicteselfslagh | 比利時 |
15. | 2005 | xi'an | 中國 | 2005–2008 | 邁克爾·佩茨(Michael Petzet) | 德國 | Dinu Bumbaru | 加拿大 |
14. | 2003 | 維多利亞瀑布 | 辛巴威 | |||||
13. | 2002 | 馬德里 | 西班牙 | 2002–2005 | 邁克爾·佩茨(Michael Petzet) | 德國 | Dinu Bumbaru | 加拿大 |
12. | 1999 | 墨西哥城 | 墨西哥 | 1999–2002 | 邁克爾·佩茨(Michael Petzet) | 德國 | 讓·路易斯·盧克森(Jean-Louis Luxen) | 比利時 |
11. | 1996 | 蘇菲亞 | 保加利亞 | 1996–1999 | 羅蘭·席爾瓦(Roland Silva) | 斯里蘭卡 | 讓·路易斯·盧克森(Jean-Louis Luxen) | 比利時 |
10. | 1993 | 科倫坡 | 斯里蘭卡 | 1993–1996 | 羅蘭·席爾瓦(Roland Silva) | 斯里蘭卡 | 讓·路易斯·盧克森(Jean-Louis Luxen) | 比利時 |
9. | 1990 | 洛桑 | 瑞士 | 1990–1993 | 羅蘭·席爾瓦(Roland Silva) | 斯里蘭卡 | 草藥爐 | 加拿大 |
8. | 1987 | 華盛頓特區 | 美國 | 1987–1990 | Roberto di Stefano | 義大利 | Helmut Stelzer | 東德 |
7. | 1984 | 羅斯托克 | 東德 | 1984–1987 | 米歇爾父母 | 法國 | Abdelaziz Daoulatli | 突尼西亞 |
6. | 1981 | 羅馬 | 義大利 | 1981–1984 | 米歇爾父母 | 法國 | Abdelaziz Daoulatli | 突尼西亞 |
5. | 1978 | 莫斯科 | 蘇聯 | 1978–1981 | 雷蒙德·萊梅爾(Raymond M. Lemaire) | 比利時 | 歐內斯特·艾倫·康納利(Ernest Allen Connaly) | 美國 |
4. | 1975 | 羅滕堡(Rothenburg ob der Tauber) | 德國 | 1975–1978 | 雷蒙德·萊梅爾(Raymond M. Lemaire) | 比利時 | 歐內斯特·艾倫·康納利(Ernest Allen Connaly) | 美國 |
3. | 1972 | 布達佩斯 | 匈牙利 | 1972–1975 | 皮耶羅·加佐拉(Piero Gazzola) | 義大利 | 雷蒙德·萊梅爾(Raymond M. Lemaire) | 比利時 |
2. | 1969 | 牛津 | 英國 | 1969–1972 | 皮耶羅·加佐拉(Piero Gazzola) | 義大利 | 雷蒙德·萊梅爾(Raymond M. Lemaire) | 比利時 |
1. | 1965 | 克拉科夫 | 波蘭 | 1965–1969 | 皮耶羅·加佐拉(Piero Gazzola) | 義大利 | 雷蒙德·萊梅爾(Raymond M. Lemaire) | 比利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