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斯·海曼(Klaus Heymann)

克勞斯·海曼(Klaus Heymann)(生於1936年10月22日)是一位德國企業家,也是創始人和負責人納克斯錄音標籤。

傳記和職業

海曼出生於法蘭克福德國,並在大學中研究了浪漫語言和英語法蘭克福里斯本, 在倫敦國王學院最後在Sorbonne在巴黎。為了通過大學付出代價,他曾擔任網球教練。他在他的祖國法蘭克福(Frankfurt)的一家美國報紙(American Newsporm)從事廣告銷售和特殊補品製作工作,然後從事國際營銷工作Braun AG。他第一次去香港1967年開始每周海外,他在法蘭克福工作的美國報紙。他“帶著一個手提箱和打字機到達,奇怪的是,已經為我預訂的酒店已經不存在了。”[1]隨後,他創建了一家直接郵件廣告業務,然後是一家郵購公司,向成員提供商品美國軍方越南。他出售了攝像機,手錶和音頻設備等物品,包括玻色演講者和revox錄音機。

在越南戰爭結束後,海曼成為了香港的Bose和Revox分銷商,後來,Studer錄音室設備。他開始組織古典音樂音樂會,以幫助提高他出售的品牌的銷售。當海曼(HeymannVox-turnabout,亨加羅頓Supraphon作品記錄,因為他的公司Studer-Revox(香港)後來更名為Pacific Music。海曼被要求加入當時的業餘董事會香港愛樂樂團1973年,該樂團在1974年幫助成為一支全職專業樂團。目前,他還遇到了他未來的妻子日本小提琴家高柯尼西崎,他與香港愛樂樂團一起扮演獨奏。[2]

海曼希望幫助妻子的職業的願望使他開始製作她的錄音蝴蝶愛好者的小提琴協奏曲名古屋愛樂樂團。自1978年以來,它合法地出售了數十萬冊,並在中國出售了數百萬冊。[3]

經過這一意外的成功,海曼創建了一個名為HK的標籤,與香港愛樂樂團和新加坡交響樂團。同時,他開始從流行標籤中導入並許可音樂,例如RCA維珍記錄Chrysalis記錄和別的。

儘管海曼成功地出售亞洲音樂的唱片,但他想錄製稀有作品,並決定創建Marco Polo標籤來做到這一點。[4]最初在香港和新加坡錄製後,海曼轉向了東歐國家,從他與位於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Hungaroton和Opus Label的聯繫中獲利。

1987年,海曼建立了納克斯標籤,目的是出售預算價格的古典CD。他的目標是以與LPS相同的價格出售CD,或當時CD價格的三分之一。起初,他正在從一家德國公司那裡獲取數字錄音。然後,納克索斯開始與年輕或不知名的藝術家和樂團一起開發其目錄。海曼認為Naxos目錄不會涵蓋超過五十個版本,[5]認為主要唱片公司將開始在同一領域競爭,但是鑑於該標籤的成功,該公司繼續成為一家成熟的古典唱片公司,涵蓋了廣泛的音樂。多年來,海曼(Heymann)帶領該標籤不僅記錄了標準的古典曲目,而且還專注於經常記錄或根本沒有記錄的作品。該公司“仍在填補曲目中的空白”。[6]

海曼(Heymann)是數字音樂的早期支持者之一,並導致納克索斯(Naxos[7]通過hnh.com變成naxos.com。 2002年,他啟動了納克索音樂庫,該圖書館基本上由教育機構和圖書館使用。 Heymann在2007年表示:“該標籤的位置可以生存和繁榮而無需出售CD,”[8]而且“現在來自其他來源的收入已經足夠大,可以讓我們不僅生存,而且可以帶領健康,有利可圖的存在”。[9]他還在大多數主要的音樂市場中創建了分銷公司來分發納克索斯錄音,而該集團現在是全球古典錄音和古典音樂DVD的主要分銷商,包括華納經典索尼.

海曼在2007年對立體雜誌雜誌的採訪中聲稱,他只是從他投資於公司投資的超過8000萬美元的“不錯的回報”,“得益於數字平台的出現”。[10]他將古典音樂市場的未來視為CD的混合,下載和流式傳輸:“物理產品是今天還是今天的三分之一,沒人知道。也會下載和各種訂閱內容。我們現在流媒體古典圖書館是迄今為止我們領域最成功的圖書館,對我們和標籤最有利可圖。。”[11]

海曼的策略是“以物理形式分發古典音樂的最後一個人”。[12]

2007年,海曼成功起訴音樂評論家諾曼·勒布雷希特為了誹謗,作為一本書的書大師,傑作和瘋狂:古典唱片行業的秘密生活和可恥的死亡,由企鵝出版,導致英國出版商的所有副本。[13]

Heymann還是Artaria Editions的聯合創始人,這是一棟音樂出版的房子,對罕見的18世紀曲目具有專業興趣。[14]

海曼和妻子一起住在香港高柯尼西崎和他們的兒子亨利克。

參考

  1. ^“超時香港|大煙霧|香港新聞,時事,政治和社會問題|香港人:克勞斯·海曼(Klaus Heymann)”。 timeout.com.hk。 2011-02-07。檢索2013-09-09.
  2. ^“關於納克索斯全球分銷有限公司的克勞斯·海曼”。 naxos.com。 2011-06-25。檢索2013-09-09.
  3. ^“納克斯第一錄音”。 naxos.com。 2011-06-25。檢索2013-09-09.
  4. ^Nicolas Soames(2012年5月3日)。納克索斯的故事:獨立唱片公司的非凡故事,它永遠改變了古典錄音。小,棕色書籍小組。 p。 32。ISBN978-0-7481-3110-5.
  5. ^“納克索斯的誕生”。 naxos.com。 2011-06-25。檢索2013-09-09.
  6. ^“ NAXOS創始人克勞斯·海曼(Klaus Heymann)關於古典錄音的前方 - 第2頁”。 gramophone.co.uk。 2010-08-24。檢索2013-09-09.
  7. ^“克勞斯·海曼:最後一位唱片人”。 newmusicbox。 2012-06-18。檢索2013-09-09.
  8. ^“新聞發布室”。 classicsonline.com。存檔原本的在2013-10-23。檢索2013-09-09.
  9. ^“克勞斯·海曼(Klaus Heymann):與納克索斯(Naxos)的創始人進行20次紀念聊天”。 Stereophile.com。檢索2013-09-09.
  10. ^“克勞斯·海曼(Klaus Heymann):與納克索斯(Naxos)第2頁的創始人進行20次宣傳聊天”。 Stereophile.com。檢索2013-09-09.
  11. ^“納克索斯的克勞斯·海曼”。 Stereophile.com。 2010-08-25。檢索2013-09-09.
  12. ^Midgette,安妮。“古典節拍 - 唱片行業的未來:有一個嗎?”。 Voices.washingtonpost.com。檢索2013-09-09.
  13. ^約翰遜,安德魯(2007-10-28)。“音樂評論家的書被淘汰,企鵝失去誹謗案 - 犯罪 - 英國”.獨立。檢索2013-09-09.
  14. ^“ Artaria版本 - 18世紀的高質量樂譜”.Artaria版。檢索2017-01-25.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