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onia淺灘
有爭議的礁石和淺灘 | |
---|---|
Luconia淺灘 | |
其他名稱 |
Gugusan Beting Raja Jarum (馬來) Gugusan投注Patinggi Ali (馬來人) 北康北康běikāngànshā (中文) 南康nánkāngànshā (中文) |
地理 | |
地點 | 南中國海 |
坐標 | 05°36'N 112°36'E |
行政 | |
狀態 | 砂拉越,穆卡( Mukah |
由 | |
Luconia淺灘分為北部和南部的Luconia淺灘,有時被稱為Luconia Reefs,是南中國海最大,最不知名的礁石綜合體之一。一些地理學家將淺灘歸類為斯普拉特群島的最南端。
地點
這些淺灘位於婆羅洲砂拉越海岸,馬來西亞的獨家經濟區(EEZ)內,距中國大陸約2,000公里(1,200英里)。這些淺灘是斯普拉特群島的一部分,或者是某些消息來源認為是斯普拉特群島中最南端的成員,例如路易斯礁。沿著幾千平方公里的區域延伸,淺灘的北部和南部都在海平面以下5至40米(16至131 ft)的深度永久淹沒,除了Luconia Breakers。該地區海底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這也是各種魚類的家園,包括麥田射線,弗勞斯和石斑魚。淺灘也是英國巴爾克子爵墨爾本(Melbourne)於1842年1月5日被破壞的地方。
淺灘“ kang”的中文名稱是“ lo-kang-nia”的縮短形式 - 英語名稱Luconia的音譯。中華民國地圖檢驗委員會於1935年發布了此名稱。
英語名稱Luconia來自菲律賓呂宋島的舊名稱,在舊拉丁語,意大利語和葡萄牙地圖中描繪為“Luçonia”或“ Luconia”。
特徵
特徵 | 中國人 (Trad./simp。) |
馬來西亞人 | 坐標 | 深度 儀表 |
---|---|---|---|---|
北盧科尼亞淺灘 | běikāngànshā(北康) | Gugusan押注Raja Jarum | ||
友誼淺灘 | méngyìànshā (盟誼暗沙/盟谊暗沙) | 投注Rentap | 5°57'N 112°32'E | 8.2 |
哈迪礁1 | hǎikāngànshā (海康暗沙) | Terumbu Asun | 5°56'N 112°31'E | 5.1 |
艾特肯礁1 | 是的 (義淨礁/义净礁) | Terumbu Datak Landih | 5°54'N 112°33'E | 9.4 |
Buck Reef 1 | fǎxiǎnànshā (法顯暗沙/法显暗沙) | Terumbu Linggir | 5°45'N 112°33'E | 4.9 |
穆迪礁 | kāngxīànshā (康西暗沙) | Terumbu Permaisuri | 5°38'N 112°22'E | 7.3 |
海馬斷裂機 | nán'ānjiāo (南安礁) | hempasan dang ajar | 5°32'N 112°35'E | 2 |
Tripp Reef | běi'ānjiāo (北安礁) | Terumbu點燃 | 5°39'N 112°32'E | 3.7 |
海斯礁 | nánpíngJiāo (南屏礁) | Terumbu Lang Ngindang | 5°22′N 112°38'E | <0 |
南盧科尼亞淺灘 | nánkāngànshā (南康暗沙) | Gugusan投注Patinggi Ali | ||
Stigant Reef | hǎi'ānjiāo (海安礁) | Terumbu Sahap | 5°02′N 112°30'E | 4.6 |
康奈爾礁 | yǐnbōànshā(隱波/隱波) | terumbu dato talip | 5°06'N 112°34'E | 1.8 |
先驅礁 | hǎiníngJiāo (海寧礁/海宁礁) | Terumbu Saji | 4°57'N 112°37'E | 2 |
Comus淺灘 | huānlè-nshā (歡樂暗沙/欢乐暗沙) | 投注Merpati | 5°01'N 112°56'E | 8.2 |
里士滿礁 | TánménJiāo (潭門礁/潭门礁) | Terumbu Balingian | 5°04'N 112°43'E | 3.6 |
Luconia Breakers | QióngtáiJiāo (瓊台礁/琼台礁) | Hempasan Bentin | 5°01'N 112°38'E | >0 |
Sierra Blanca礁2) | chéngpíngJiāo (澄平礁) | 投注Batu Puteh | 4°51'N 112°32'E | 4.6 |
1) Hardie Reef,Aitken Reef和Buck Reef,從北到南,是環礁的一部分,總體上,中國人命名為:盟誼南或MéngYìnán,這將其轉化為友誼南方。
2) Sierra Blanca珊瑚礁還與南盧克諾尼淺灘分開列出,後者位於後者西南約12英里。其最小深度為2½fathoms 。
衛星圖像
領土爭端
Luconia淺灘由馬來西亞管理,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
馬來西亞
淺灘由馬來西亞管理,馬來西亞皇家海軍和馬來西亞海事執法機構在該地區保持24/7的存在,以監視淺灘。自2004年以來,馬來西亞的漁業研究所就對該地區進行了研究。馬來西亞在淺灘上組織了一年一度的國際深海釣魚錦標賽,參與者從Miri的Marina Bay出發,並前往該地區3天。捕獲最大魚的參與者被宣佈為比賽的獲勝者。
2015年8月31日,業餘海洋考古學家上尉漢斯·貝雷科文(Hans Berekoven)與他的妻子和一支海洋研究人員以及砂拉越博物館策展人一起去淺灘施放馬來西亞國旗。貝雷科文(Berekoven)表示,此舉對於警告中國退縮很重要,並敦促馬來西亞政府認真研究該地區的考古歷史,因為Sunda Beself可能已經在12,000年前舉辦了文明。
中國
2015年6月,馬來西亞當局檢測到一艘進入該地區的海岸警衛隊。它似乎錨定在馬來西亞婆羅洲以北約150公里處的淺灘,始於馬來西亞聲稱的200海裡(370 km; 230 mi)獨家經濟區。該船已被警告離開該地區,並由馬來西亞皇家海軍密切監視。馬來西亞對中國入侵進入水域進行了抗議,因為中國船隻在馬來西亞水域已經兩年多了。他在2015年由總理部長Shahidan Kassim的部長發表的聲明中說:“我們從未收到過他們(中國)的任何正式要求,他們說該島(Beting Patinggi Ali)屬於他們,但該國是1,400公里(870英里)我們正在採取外交行動,但無論如何,他們都必須離開我們的國家水域。此後,馬來西亞政府每週都會發送外交筆記,以抗議入侵。還有報導稱,中國船上的船員威脅要射擊試圖在該地區釣魚的當地漁民。
2016年3月31日,馬來西亞召集了吉隆坡的中國大使,抗議在盧科尼亞淺灘(Luconia Shoals)出現大約100艘中國漁船。直到3月,馬來西亞政府很少在公眾場合斥責中國,以避免北京作為馬來西亞經濟的主要投資者而出現的中國馬來關係。馬來西亞智囊團民主與經濟事務研究所首席執行官Wan Saifor Wan Jan說,吉隆坡“一直在我們領土上播放中國的活動”。 “這可能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商業利益,也可能是避免公眾……意識到我們的防禦能力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