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蒂姆(Paul Thieme)
保羅·蒂姆(Paul Thieme) | |
---|---|
出生 | 1905年3月18日 |
死了 | 2001年4月24日(96歲)
英國倫敦,英國
|
母校 | 哥廷根大學 |
獎項 | 京都藝術與哲學獎(1988) |
時代 | 當代哲學 |
地區 | 西方哲學 |
主要利益 |
印度哲學 比較語言學 |
保羅·蒂姆(Paul Thieme) (德語: [paʊl ti] ; 1905年3月18日至2001年4月24日)是德國的遺囑學家和吠陀梵文學者。 1988年,他因“他對吠陀和其他古典印度文學的了解,並為研究印度思想歷史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獲得了京都藝術和哲學獎。
傳
他於1928年從哥廷根大學獲得了印度學博士學位,並於1932年在那裡獲得了Habilit。從1932年到1935年,他在阿拉哈巴德大學教了德語和法語。他從1936年到1940年在布雷斯勞任教,並於1941年在哈雷( Halle)任職,但在同年,他被選為德國軍隊,在那裡他擔任口譯員。 1945年,他在符騰堡(Württemberg)被美軍俘虜。在1946年獲釋後,他返回哈雷(Halle),直到1953年,他朝著法蘭克福( Frankfurt)履行了印度 - 歐洲研究的教授,違背了GDR當局的意願。從1954年到1960年,他在耶魯大學,從1960年到1972年在蒂賓根退休,擔任宗教研究和印度學教授。
工作
Thieme被認為是“最後的偉大的教學家”之一,促進了梵語語言學的各個方面,專業知識從吠陀經到史詩,梵語,梵語詩歌和傳統印度教科學( Shastra ),以及印度的格拉瑪里亞人( Panini和Panini and Panini and Grammarians)他的評論員)。 Thieme還是一位比較語言學家,總體上研究伊朗和印歐語。蒂姆(Thieme)在梵語中流利,因此在傳統的印度學者中受到尊重,在1971 - 1972年在德里舉行的第一世界梵語會議上舉行了就職典禮演講。
選定的參考書目
- 1929年: Das Plusquamperfektum im Veda (Diss。Göttingen1928)。
- 1935年: Panini和Veda。印度語言科學早期歷史的研究。阿拉哈巴德
- 1938年: Der Fremdling Im Rigveda。 Eine StudieüberDie Bedeutung der Worte Ari, Arya ,Aryaman und Aarya ,Leipz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