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委員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徽標

世界遺產委員會聯合國教育,科學和文化組織的委員會,選擇要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地點,包括世界遺產清單和危險中的世界遺產名單,定義了世界的使用。遺產基金並根據各州的要求分配經濟援助。它包括來自21個州政黨的代表,由州政黨大會選舉了四年。這些政黨對與世界遺產公約和世界遺產名單有關的決策和建議投票。

根據《世界遺產公約》,委員會成員的任期為六年。但是,許多州選擇自願將其任期限制為四年,以便給其他州政黨提供服務的機會。所有成員在第15屆大會(2005年)中選出的所有成員都自願選擇將其任期從六年減少到四年。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審議得到了三個諮詢機構,即IUCNICOMOSICCROM

會議

世界遺產委員會每年舉行一次普通會議,討論現有世界遺產的管理,並接受國家的提名。可以應三分之二的國家成員的要求召集非凡的會議。會議在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國家成員的邀請下舉行。區域和文化之間的旋轉是選擇的考慮因素,下一個會議的位置由委員會在每個會議結束時選擇。

會議 日期 主辦城市
1 1977 6月27日至7月1日 巴黎
2 1978 9月5日至9月8日 華盛頓特區
3 1979 10月22日至10月22日 開羅盧克索
4 1980 9月1日至9月5日 巴黎
5 1981 10月26日至10月30日 雪梨
6 1982 12月13日至12月17日 巴黎
7 1983 12月5日至12月9日 佛羅倫斯
8 1984 10月29日至11月2日 布宜諾斯艾利斯
9 1985 12月2日至12月6日 巴黎
10 1986 11月24日至11月28日 巴黎
11 1987 12月7日至12月11日 巴黎
12 1988 12月5日至12月9日 Brasília
13 1989 12月11日至12月11日 巴黎
14 1990 12月7日至12月7日 班夫
15 1991 12月9日至12月9日 迦太基
16 1992 12月7日至12月14日 聖達菲
17 1993 12月6日至12月11日 卡塔赫納
18 1994 12月12日至12月12日 普吉島
19 1995 12月4日至12月9日 柏林
20 1996 12月2日至12月7日 梅里達
21 1997 12月1日至12月1日 那不勒斯
22 1998 11月30日至12月5日 京都
23 1999 11月29日至12月4日 馬拉喀什
24 2000 11月27日至12月2日 凱恩斯
25 2001 12月11日至12月11日 赫爾辛基
26 2002 6月24日至6月29日 布達佩斯
27 2003 6月30日至7月5日 巴黎
28 2004 6月28日至7月7日 蘇州
29 2005 7月10日至17年7月 德班
30 2006 7月8日至16年7月 維爾紐斯
31 2007 6月23日至7月1日 基督城
32 2008 7月2日至7月10日 魁北克市
33 2009 6月22日至6月30日 塞維利亞
34 2010 7月25日至8月3日 Brasília
35 2011 6月19日至6月29日 巴黎
36 2012 6月25日至7月5日 聖彼得堡
37 2013 6月17日至6月27日 金邊
38 2014 6月15日至6月25日 多哈
39 2015 6月28日至7月8日 波恩
40 2016 7月10日至7月20日 伊斯坦堡
41 2017 7月2日至7月2日 克拉科夫
42 2018 6月24日至7月4日 麥納馬
43 2019 6月30日至7月10日 巴庫
44 2020–21 7月16日至2021年7月31日
原定於2020年。由於1921年的大流行,推遲到2021屆會議上。
富裕
45 2022–23 2023年9月10日至25日
原定於2022年6月19日至6月30日在俄羅斯喀山。由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推遲到2023屆會議。
利雅得

在每次普通會議結束時,委員會選舉主席,五名副主席和一名報告,這些成員將繼續持續到下一次會議。這些被稱為局,其代表負責協調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工作,包括確定日期,小時和商務會議的順序。

表決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每個州成員都有一票。決策要求簡單的多數,而棄權則不算是不投票。除非主席或兩個或更多州成員要求進行秘密投票,否則投票是由一場表演進行的。

成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現任成員:

會員國 授權
阿根廷 2021–2025
比利時 2021–2025
保加利亞 2021-2025
希臘 2021–2025
印度 2021–2025
義大利 2021–2025
牙買加 2023–2027
日本 2021–2025
哈薩克 2023–2027
肯亞 2023–2027
黎巴嫩 2023–2027
墨西哥 2021–2025
卡達 2021–2025
盧安達 2021–2025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2021–2025
塞內加爾 2023–2027
韓國 2023–2027
火雞 2023–2027
烏克蘭 2023–2027
越南 2023–2027
尚比亞 2021–2025
全部的 21

批評

據稱,對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裁決越來越多地損害了保護目標,特別是在世界遺產名單的新提名方面,但也考慮到危險中世界遺產名單的地點。 2010年,包括匈牙利,瑞士和津巴布韋在內的各方提出了對這種政治化的正式抗議。

全球遺產委員會要求其全球遺產名單的外部審計在2011年得出結論,政治考慮確實在影響決策。它觀察到,儘管世界遺產公約第9條,委員會代表的組成還是從專家轉移到外交官,發現諮詢機構的意見經常與世界遺產委員會的決定不同。

2016年,以色列在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一項秘密投票中採用了一項決議,該決議提到了耶路撒冷最神聖的遺址,即聖殿山,只是作為“穆斯林神聖的崇拜場所”,沒有提到猶太人,猶太人沒有提到猶太人,以至於沒有提到猶太人,這是猶太人的,以色列召回了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基督徒尊敬該地點。

該委員會還因涉嫌種族主義,色彩症和地理偏見而受到批評,因為他們贊成西方和工業化國家的銘文,而不是所謂的“第三世界”國家的遺址。世界遺產的很大一部分位於歐洲,東亞和北美,那裡的人口尤其具有較淺的皮膚。

也可以看看